一、“血”与血液 在古代的中医学典籍中没有出现过“血液”一词。这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及古人的字词使用习惯有关。古人一般习惯用单字词,血与液常作为两个单字词来表述人体中不同的物质。如《灵枢·决气篇》中日:“谷人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为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而《灵枢·邪客篇)中又日:“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可见文中所描述的血,具有颜色红赤,流行在脉中,循行于全身.发挥着营养作用等特性。故可以认为,古代中医典籍中所称之“血”即今之血液。 二、“血”的生成与运行 “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名医指掌》)“生血之源,源在胃也。”(《景岳全书》)说明中医认为,脾胃通过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为血的生成提供了原料,故提出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观点,在《素问·五行大论》中有“心生血”的记载,清·唐宗海(字容川)在其撰写的(血证论)中又指出:“食气人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谓血。”说明血的生成部位在心。同时,中医还认识到肾精与血之间存在互生关系,如《景岳全书》指出:“血即精之属也。”而(黄帝内经·素问》曾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根据肾藏精,主骨生髓的观点,精血互生关系将血与肾、骨髓之间的生理联系阐释的十分清楚,并为中医临床诊治“血证”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此外,“气”与血的生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所谓“气”有水谷之气和脏腑之气,前者为生血之原料,后者则为生血之功能。二者结合是血生成的基础,故称“气为血之帅”。此说至今仍是中医临证之座右铭。 血生成后,在心气的推动下循脉而运行于全身,故《内经》中日:“心主身之血脉”、“夫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些认识与今之观念并无根本差异。 三、“血”的生理功能 中医认为血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营养和滋润。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日:“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难经·二十二难》则将之概述为“血主濡之”,濡有滋养濡润之含义。后世医家有关这方面的描述更加详尽,如《景岳全书》中说:“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可见血在心气的推动下,通过经脉流行至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功能,是人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 此外,中医还认识到血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如《灵枢》中指出:“血者,神气也。”“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可见血的供应充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就正常。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汉天安医院血液病治疗中心 ( 鄂ICP备05018734号 )
GMT+8, 2015-1-28 17:22 , Processed in 0.1084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