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病”与血液病 “血病”一词,较早见于《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明·虞传的《医学正传》中又出现了“血证”一词。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称“血症”。清·唐宗海撰写的《血证论》更是以“血证”作为书名。根据上述几部典籍中记录的相关内容来看,涉及最多的是各种出血及血瘀病证。由此可见,尽管“病”、“证”、“症”三词,无论是在中医还是在西医的概念中均不宜混淆,但就其涉及血的病变而言,在内容上并无根本差异。故可以将三词合一,统称为中医的“血病”。 综上所述,中医所称之血即今之血液。而古代医家所讨论的血病,亦是以血的功能和运行发生异常病变为主要内容,且文献中所记载各血病的大量临床症状中与今之许多血液病的大量的临床表现相一致,如《外科正宗》中记载:“葡萄疫,其患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身,乃为腑症;自无表里,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即与今之过敏性紫癜极为相似,且在临床借古人之方治今之血液病亦可获效。故可认为,中医之血病虽不能完全等同于西医的血液病,但其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中有不少与之不谋而合。因此,中医临床治疗学中的血病与西医的血液病在研究内容上应有极大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完全可能的。 二、中医临床血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1.主要病因 ①外邪侵袭:外邪即指六淫。其中易致血病者,以署、火、燥等病邪为多见。这三种致病因素均属热性,侵犯人体极易迫血妄行,导致出血。 ②情志因素:《医学人门》中指出:“内伤七情,暴喜动心,不能主血;暴怒伤肝,不能藏血;积忧伤肺,过思伤脾,失志伤肾,皆能动血。”情志不遂,可致气血逆乱,引起出血。 ③先天秉赋异常:《医学经纶集》中记载:“今童子吐血,宜看先天父母之气,而母气为尤重。”先天秉赋异常是某些血病的发病基础,如血友病等。 ④药毒损伤:《名医类案》曾记载:“滑伯仁治一妇,体肥而气盛,自以无子,尝多服暖宫药,积久火盛,迫血上行为妞,妞必数升余,面赤,脉躁急,神恍恍如痴。”说明滥用药物亦是导致血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2.主要病机 ①热盛动血:《血证论》中指出:“血证气盛火旺者,十居八九,当其腾溢,而不可遏。”中医认为火热最易伤及血脉,脉中之血受热,其流行速度加快,甚至妄行,溢出脉外,故有“血得热则行”之说。但所谓火热,又有实火、虚热,外感、内生之分。其中以内生之实火、虚热致病者为多见。实火以脏腑功能障碍,郁而化火,扰动血脉为主。虚热则以阴津亏虚,阳亢无制,相火妄动,扰动血脉为主。 ②气逆动血:《直指方》中指出:“血随气行,气逆而上奔.则血不循于经络而涌吐也。”中医认为血之运行有赖气之推动,生理状态时气之升降出人各循其序,则气血调和,循行正常。若气机逆乱即可致血行异常,且多见血溢脉外。 ③瘀阻动血:《血证论》中指出:“经隧之中,既有疲血踞住,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恙,终必妄走而吐溢矣。”中医认为血行不杨I潦阻脉络则血流异常,滋出脉外是其最终结果。 ④气不摄血:《景岳全书》中说:“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脾为统血之脏”,其意为脾气有管理约束血循行的功能,是血在脉中正常运行的保证。一旦脾气不足,功能衰退,失去了约束功能,血即可妄行。 综上所述,中医血病的病理机制的关键归纳起来,无非火(热)、气(气逆、气虚) 、淤 (瘀血)三点。就临床发病情况而言,当以火(热)为多,以瘀(瘀血)次之,气(气逆、气虚)者相对较少。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汉天安医院血液病治疗中心 ( 鄂ICP备05018734号 )
GMT+8, 2015-1-28 17:22 , Processed in 0.1084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